第十四回 三教殿教主論宗風 二星宮星君談升降
三教聖人題詞 〔調寄青玉案〕
天開三教為三寶,撐住乾坤不傾倒,爭奈魔風塵世擾。
倚門望切,還家信斷,怎解瑤池惱。
門人弟子須知曉,指引同胞立身早,號作三才才不小。
希賢希聖,學仙學佛,莫使人空老。
〔三教聖人皆遣弟子下世度人,以解母憂,世人其知否。〕
南北極星主題詞 〔調寄解佩令〕
注生由我,注死由我,這神權曾饒誰箇。
不脫輪迴,任萬劫,總嬰繮鎖,要無身,乃無此禍。
生也能躲,死也能躲,是人間最良因果。
好自修持,遇勝緣,莫輕拋過,趁今時,佛來主柁。
〔生死輪迴可悲可憫,今值三會龍華,彌陀在天主柁,
然燈下世主柁,此勝緣也,切勿放過。〕
話說:昨宵大士、呂祖、四千歲領遊玉虛宮、凌霄殿歸來,得賜之寶大士代為收檢,用著時當為指示,並囑下二晚,來領遊三教聖人宮殿及二星宮殿,一晚不能遊全,則數晚遊之,遊畢,編為一回,以發微妙。
青蓮得命遵行,迨妙行上了冥牀,各候駕神祇早至,降龍、伏虎亦到壇鎮攝,大士及四千歲駕臨,妙行聞呼起牀,連忙行禮,千歲道:「勿庸,吾們就要起程也。」於是出了壇門,大士拈出蓮花,三人步上騰空向北而行,頃刻之間,見一大海,妙行以問大士。
大士曰:「此瀛海也。」即取出七寶鑑照指曰:「那海中即蓬萊三十六峰也,其中大三峰為三洲。」妙行取鑑一照,看不盡仙宮殿宇,不覺順口歌古詩讚歎道:「跨鶴來從海上遊,十洲三島眼前收,世間何怪黃金少,盡被仙人鑄作樓。」
大士道:「妙極!妙極!此際歌此詩甚為恰當,吾師亦和一首。」曰:「蓮花腳下順風遊,寶鑑開時景物收,偌大乾坤如指掌,聘懷遊目到瓊樓。」
四千歲亦和云:「為辦收圓徧處遊,三才妙蘊眼中收,靈根龜鑑齊醒悟,待詔丹書上玉樓。」大士鼓掌稱善。千歲道:「吾素不能詩,偶因高興隨口吟出,自愧多拙反蒙獎讚,何也?」
大士道:「適所吟不過言遨遊之趣、仙居之美,千歲此詩方為入題之正韻,故爾讚之。」且行且談不覺已到了一重天界,有崇山峻嶺茂林修行,仙宮殿宇燦爛如珠,蜂房水窩不知其數。
大士問道:「師弟,我們到了甚麼地方?」妙行答曰:「可否是我們遊理天時,所看之廣野收圓場乎?」
大士曰:「然也!你看上天如此厚待靈根,靈根自暴自棄,良言逆耳,禍水為甘,逐妄迷真,不肯上岸,即上岸亦不肯前行,〔果然怪異。〕為之奈何!這些宮殿已起了十餘年矣,不久成功。今宵東華帝君亦在此監工建造,我們進去小憩,然後再行。」
三人乃跳下蓮花,見一所大宮殿,大士引道而進,有一位仙人降階而迎,視之乃前遊東極所見之東極帝君也。妙行忙上前施禮云:「違教了。」帝君扶著手道:「別後悠悠,今朝邂逅,不枉有緣,請上休息。」〔神仙愛人如此。〕三人乃同上殿而坐。
帝君道:「現因收圓在邇, 老母亦昨宵駕臨,在飛崖挂壁處行宮之中召集各處仙真,布置收圓場之宮殿,吾亦昨宵始來,三教亦須到來,但 老母特令其遲來兩夜,為演收圓一書,等待遊生探討微妙而後方來。」〔注重此書之極,列聖忙修宮殿以資收圓,靈根不肯盡功,以資附會者何?〕
大士道:「今宵恰遊三教宮殿,所謂上聖先知也。」門外有皮冠素服一人,穿仙衣而網髻一人,喜笑而道:「今宵聽說大士、千歲領遊生到此,特來相見。」
大士、千歲齊聲道:「有勞法師、大賢了。」乃指與妙行道:「此位即元都大法師,此位即大賢端木夫子。」妙行聞言忙上前長施一禮道:「久慕法師、大賢高名,今宵幸見,足慰生平。」二人扶著手道:「枉蒙善士獎讚。」於是依次而坐。
大士曰:「今宵要去杏壇面謁至聖先師,仙風將大賢吹到,真是天假奇緣,煩為引導回去參謁先師,吾同元都大法師、東華帝君去面無極,然後仍會此處。」言罷,一齊出門,分路而行。
子貢領千歲妙行走了數里,有三架玉石牌坊,道旁多有檜、柏、楷模三種樹木,亭亭矗立,不數武已到宮門,門外一堵大照壁,照壁兩邊有檜、柏各二株,老榦參天,彤色圍牆高大無比,所謂夫子之牆數韌也。門外亦有執門,妙行道:「弟子同千歲在此等候,請夫子進稟先師,然後晉謁方為合理。」
大賢道:「此次與別遊不同,別人無論何仙亦須規矩如此,而此次則專為三教共議所演之書而來,又當別論矣。我們同進到四配宮殿前,我方上殿稟啟先師可也。」於是跟隨大賢而入,連進了二道門,東西兩廡無數宮殿。
子貢夫子道:「由二重至四重,乃歷代大儒所居,五重至七重乃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三十六儒所居,第八重大殿乃先師所居,兩廊為四配所居,九重為後花園,並有後路,夫子由之而升諸天也。」
妙行道:「唐朝韓退之文起八代之衰,著一原道篇、佛骨表,致令天下後世借為口實,而鼠牙三教,想來此人生為大儒,歿諡文公,必入兩廡,請夫子導而見之,今日之下看又有何言論。」
大賢道:「此人固執不化,只知墨守古書,不知天道之應化,自貶潮陽後,即為韓仙度去,不到此處也。〔退之崇儒謗佛謗道,而終究不入聖,仗道所度,奇絕!妙絕!〕三教為無極之三寶,豈可缺一,何辨之有。」
三人且言且行,直進到八重殿下,妙行住立以待,大賢、千歲上去稟知先聖,妙行在階下,翹首偷窺先聖金容,與本村大成殿所塑之金身亦相彷彿,又見殿上有匾,上書『大成寶殿』四箇大金字,兩邊有聯曰,『萬國衣冠崇泗水,千秋道範仰尼山。』其餘匾聯未及讀,聽見上面宣言道:「 先師有命,遊生上階進見,妙行連忙在階下九叩行參後,上階進殿,直抵先師座前,復九叩首俯伏聽諭。
先師曰:「起來,一旁賜坐。」妙行百叩謝恩畢,一旁坐定。先師賜茶畢,開言道:「宣四配上殿來。」四配上殿參見畢,兩旁侍坐。先師命取瑤琴來,須臾,有子將瑤琴獻上,先師盤膝正坐,焚香撫之,音韻悠然,白鶴飛來庭前而叫,鳳凰飛來檐下而鳴,麒麟臥於階前而聽,只見子貢夫子忙去取文房四寶抄錄,復聖顏帝傳語翻譯,一小時琴音止處,子貢將其抄錄遞與妙行。
宣讀一徧,其歌辭曰:「太古人心渾噩秋,率性天真不外求,無懷葛天去已遠,明王作號麟鳳遊〔美矣上古風光〕。各自知修安且靜,無須示道闡微幽,當今下元迄末劫,人民滔滔自作孽。唯皇上帝憐下民,誘以自新逭蛇蠍,幾度原人不回頭,神仙枉勞為悲切。各自撫膺試問心,云胡畔道與離經,攻乎異端行曲學,舉止動靜愧神明。禍福吉凶人自召,濁涇清渭有攸分,回心向道登彼岸,反經復性育虛靈。修身為本知趨向,共作龍華三會人。」
先師撫畢了琴曰:「今宵專為三教共議傳書度世之事,不同平素,特賜筵席,然後慢遊可也。」即傳命擺宴花園,須臾公冶長出來報道,宴已擺好,請聖師同客用宴,聖人乃約千歲、妙行、同諸大弟子從大殿之東南角入後門,進花園中列次而坐,妙行見園中景致鮮奇,目不轉睛的觀看。
聖人曰:「且來用宴,宴罷,憑你遊玩可耳。」妙行乃掉轉頭來,敬陪列聖宴飲,在席間,聖人曰:「當今潮流萬里,洋溢中國,攻異端而闢正學,世道日壞,忘本求末,不知伊於胡底,冥頑者亦不足怪,獨無氣骨之衣冠禽獸,隨波逐流,其心可誅。」
妙行道:「弟子瀆問先師,當今聖道泯滅,而杏壇中初入兩廡者反多,何也?」
先師曰:「以前聖教昌明,君民皆能行道,故欲表異於眾,戛戛其難。今邦無道之際,但能不為利祿所薰心,潮流所頹志,此等人便覺氣骨可嘉,特許其入也。況今三教收圓,道魔並闡,所求如意,只在其志願之堅與趨向之正也。」〔先聖如此厚待於人,而人何樂不守志以盡道哉?〕
筵畢,子貢夫子引妙行遊了一周,然後四千歲同妙行告別先師,子貢夫子送到收圓場,妙行問道:「此路似非原路?」夫子道:「此由後路而出,最捷之徑也。」話方畢,擡頭一看,則大士已在前面等候也。妙行乃叩謝夫子,夫子轉回杏壇。大士拈出蓮花,三人乘上騰入雲際。
大士道:「你們晉謁先師在杏壇,曾說及文華殿否?」妙行答道:「文華殿又在何處?」
大士道:「似此說則尚未知有文華殿。」順手將七寶鑑取出,展開一照,指與妙行道:「那就是文華殿,那就是文範宮〔顏子所居〕,那就是浩然宮〔孟子所居〕,理天上還有斯儒宮,此宮則你曾遊過。」妙行看畢道:「此鏡真真利害,不惟宮殿看得指掌,即宮殿內秋毫微物,亦透瓦穿壁,看得明瞭,此部書成,當推此鑑為第一功。」
大士道:「未着手降書之先,古佛即將此鑑付與吾,說後日遊覽大千非此鑑不可。若無此鑑,則不能以近及遠,以簡馭繁,遊觀既費目力,成書必多宂累。有此蓮花雲之快,七寶鑑之明,則遊覽大千三界,力費不多,書亦簡括,印之方便,觀之亦不厭煩也。」〔此寶要計。〕
說畢,曰:「今宵趁有時間再去遊道祖兜率宮。」遂撥轉雲頭直向西南而升,不多時,大士將雲頭按下道:「已到了無縫塔前,我們步行可也。」三人步下蓮花,展覽景況,比蓬萊更覺優勝,且有無數宮殿,而新修者亦多。
大士道;「舊修者多係有道弟子所居,新修者道祖以為收圓之用也。〔此處亦有收圓之宮殿,靈根快修!快修!〕且行且談,過了涼海,仙樂飄飄。
大士道:「你看道祖派人來迎接我們矣。」須臾到了目前,柳元陽帝君亦在內,上前向大士、千歲施一禮曰:「今宵十洲三島,蓬萊諸仙均到齊此處,同道祖要去收圓場面謁 老母,斟酌布置收圓場事項。但道祖知大士、千歲今宵領遊生來到,特在宮等候,派我率童出來迎接也。」
大士道:「有勞帝君。」元陽道:「豈敢,還是大士千歲列位遠來有勞,於是按序前行,直到宮前,則以前臨壇談運會之張子房仙師亦出來道:「元陽帝君出去不見歸來,道祖又特令我出來觀望,則列位已駕臨即請進宮,道祖盼望久也。」於是各隨之而入。
妙行見宮殿巍峨,左有盤龍,右有踞虎,似有畏懼趑趄(讀音資區)之狀,大士道:「無庸懼,此乃降伏之物矣。於是子房、大士引路,千歲護法,妙行隨行,果然那二物如如不動,皈依馴伏。
進一層,張子房即指示一層,曰:「某一層為何處仙真朝房,某一層為何等仙真居住,連進了八層宮殿,第九層即道祖所居之上清宮、道玄殿也。見道祖隆準長耳,童顏鶴髮坐在五色雲座之上,濟濟仙真列坐聽講。
大士、千歲同張子房上殿通報道祖,道祖即宣遊生,准其上殿聽講,妙行正在階下讀那匾,曰『道玄寶殿』,聯曰『道高無上地,玄妙獨尊天。』方讀畢,聽見上面傳宣,連忙九叩行參,上殿到聖前,又行三十六叩禮。
道祖曰:「無須如此煩禮,一旁賜坐。」妙行乃向一旁侍坐。
只聽見道祖講曰:「有理無慾則聖,理勝慾則賢,理不能勝慾則凡,有慾無理則獸而禽,大道千端,玄言萬語,其正義不過此兩大端也。蓋理者正也,慾者邪也,邪正相妨而理慾相礙。理正即功,邪慾即過,有功無過即聖,功多過少即賢,功過參半即人,有過無功即獸而禽。以是義也,故修真之士必先遣慾,慾既遣而心自清,心一清而妄念皆空,空無所空。而心既無,無無亦無,慾不能生,慾永不生而理自全,理一全而氣自清,清則升矣。此悟道之大觀,修仙之妙訣。」
講畢,令仙童將鑰匙取來,老君親自將後花園門開了,領眾觀看,進園中則見東、南、西三面均是宮殿圍繞。獨北面有箇大山崖,倒懸如削,極其危峻,上寫『靈巖』兩字。崖壁下臥一青牛,左邊有一神樁,上拴一箇大猿猴,腳不停、手不住的倉皇欲跳,但拴得穩固,拗動不起。右邊有一神樁,上繫一箇大烈馬,嘶吼跑跳,幾乎墜下崖來,但繫鎖牢固而保無虞。中間有八卦爐,爐中火焰不上升而反下降,耳聞水沸之聲。
妙行子看見詫異,不解其故,大士乃將七寶鑑遞與妙行,妙行一照,見八卦爐下有一洞門,上寫尾閭關三字,那八卦爐中火焰一下,將銀河之水化為一股熱氣逆行上來,周繞諸天境界,妙行看得分明,方知是一盤玄功,乃將七寶鑑遞還大士,點頭讚妙。
大士道:「此次你們各仙真亦有奇緣,吾慈將寶鑑借與你們一照,看看三界玄妙,不枉修仙一場。」眾皆拜謝觀看,無不歎美稱奇。看畢,仙童來報,宴已擺好。老君同眾出了後花園仍關了門,來到殿上列坐飲宴畢,大士告別老君。
老君道:「收圓場興工十餘年,吾只到過兩次,後因在此離恨天造選仙場一直耽擱,前日 無極上命,召集三教到彼商酌布置,昨日就要去,因待今宵你們遊過,則吾亦統眾下去,一路行可也。」
於是道祖領幾箇門弟子、并各處仙真出了兜率宮,到涼海邊分路,道祖統眾去收圓場,〔聖而至教主,亦終日為靈根奔忙,靈根知否?〕大士引路去面世尊,三人乘上蓮花騰在空中。
大士道:「今宵遊了兩處時間已促,又去遊選佛場後方進雷音寺面世尊,必須催促雲程方可,師弟將眼閉起。」一小刻,耳邊風聲不響,大士道:「可開眼也。」妙行睜開眼往下一觀,則已到選佛場也。〔妙行何以知其為選佛場?因前觀大千時曾觀看過也。〕
三人按下雲頭,步出蓮花,見宮殿如麻,光輝眩目,與別處不同。
大士道:「以前我們遊理天,因重於別務,不得詳觀,今宵到了其中方知宮殿之美,此處宮殿嚴密,只留出十六條大街道〔按十六觀門〕,一百八條小巷道〔按一百八箇菩提星〕,我們由十字街前大路直走真如宮,去見當來,吾師自創始在場之後,正建造時來了一次,茲功竟後,則今宵方到其中也。〔大士終日為靈根奔波勞碌,救劫闡道,連選佛場亦不暇到,其苦心於斯益顯。〕故只知其略,不解其詳,而當來自知大概也。」
且話且行,不覺已到真如宮門首,其執門知是大士來到,上前言曰:「今夜當來在宮,請進清閑。」大士乃引千歲、妙行直入宮內,當來皇極滿面毫光,大開笑顏下階迎接上殿,依次而坐,妙行參見後侍坐。
小沙彌獻趙州雀舌畢,妙行開言道:「弟子叩問當來尊佛,現在選佛場已修全備,則所選之佛規又如何?」
當來道:「此次選佛與以前不同,現下乃三會收圓,人、鬼齊超,仙、凡並度,除禪定涅槃而外,不止皈依三寶之優婆塞、優婆夷,即居家清潔潛修,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,亦得選之。況當普度,方便門開,而唸佛三昧者亦不可虧負,〔念佛乃捷徑正路,無量方便法門。〕故此選佛場不得不先期完備也。」
大士問道:「現選佛場之宮殿有許多了?」
當來道:「難以一一詳言,你們去觀其大概可也。」大士遂告別當來,當來送出宮外方歸。
大士道:「宮殿紛紜,須空中觀下方覩其大概。」乃三人乘蓮騰空,取出寶鑑一照,宮殿次序朗朗在目。
見大宮殿一所,門前大照壁上貼有幾張字如榜一般,大士曰:「此選佛場之條規也,看得大概可也,不然未免耽擱時間,我們快去靈鷲山中面世尊也。」乃撥轉雲頭唸動真言,蓮花雲如飛一般,不一刻,早到了靈鷲山前。
大士道:「已到了佛祖境界,須步行以表恭敬。」乃按下雲頭,步出蓮花一齊步行,見一大照壁,上寫『佛都』二字,轉過此壁,地勢闊無涯際。大士指道:「那葉如萬年青,花似夜合花,而香遠者,即當日拈花一笑於婆羅門之優曇鉢羅花也。那飛鳴於松間者,聽經之白鶴也,那攀附於藤葛者,獻果之蒼猿也。那古榦參天,其葉如蓋者,無憂樹也,樹間所棲似鵝非鵝者,靈鷲鳥也。〔此地多此鳥,故山以名,這一段絕妙勝境,寫來如畫。〕當日如來令摩訶迦葉去雞足山華首門,守衣入定時,臨囑曰:『我令四大明王送你到山,每年再令靈鷲鳥來朝看你一次。』故雞山華首門每年有靈鷲鳥來朝者,即此鳥也。」
大士一面指示,妙行一面觀覽,正在看得出神,忽見一位素服高僧大聲叫道:「請菩薩快將千歲、妙行引進去,世尊盼望久矣。」
大士聞呼一看道:「師弟!不可流覽,世尊知我們來到,故令阿難尊者出來觀望我們。」乃放步前行。見有玉石牌坊一架,上用寶石鑲出『長春勝境』四字,連穿了四道牌坊而抵大門,直進九重宮殿而到玉階之下,見殿上有大匾,上寫『大雄寶殿』四字,聫曰『空色微塵地,明心見性天。」其餘匾聯未及讀。
聽見殿上傳宣道世尊有佛旨,令妙行上殿進見。妙行叩了三叩首,上殿到世尊前,又用佛家合掌恭身的行三叩禮。
世尊道:「免禮,賜坐。」妙行起來,一旁而坐。世尊賜趙州雀舌畢,令阿難尊者與羅睺羅二人去鐘鼓樓上,鳴鐘三匝,發鼓三通。一小刻,裏堂外堂之大仲二仲濟濟而來,各參了佛後,男左女右靜聽法音,殿前整立著十八位羅漢,階上守立著六位金剛〔詫異〕,其餘則皆兩廊結跏跌坐。
大士指教道:「此十位菩薩即如來之十大弟子,當初如來在雪山修行,其父王遣十大將去雪山取之,還國禪位,其十大將為如來感化,於是皈依學道,而有今日之巍巍金相也。階上六位乃六大金剛,原有八位,而降龍伏虎二位派到儒壇鎮壇也。〔到此釋明如來派金剛鎮壇,天皇派趙千歲護法, 老母又令大士領遊,盡見此書非常鄭重。〕兩廊坐聽者,或阿羅漢果,或須陀洹果,或斯陀含果,或亦有菩薩地位者,等等不一,均是如來門下之人。」
妙行聞殿上是十大弟子,乃上前行禮曰:「列位菩薩,方為保國將軍相,立作明心見性人,欽佩之至。」
十大弟子曰:「我等亦聞佳譽,後知是你,都是通家,套語不敘,望盡心竭力於功程是要。」方言談間,大士道:「容後慢敘,請世尊說法。」
世尊乃上七寶蓮座而開講曰:「我教自法界藏身,運化首於諸天,七佛傳燈,五如應化,傳至四七,吾佛見南閻浮提五濁惡世,久陷迷津,不知覺路,逐夢幻乎泡影,馳石火於電光,吾佛不忍,令二十八祖達摩折蘆過江,傳法東土,示以頓悟之大乘,超死生之妙訣,斷貪瞋癡,修戒定慧,迨及唐朝,頒三藏十二部於東土,教法之興於斯為盛。〔作萬世娑婆教主,四生慈父。〕三教並立,互相維持。
吾佛膺娑婆教主之職,有超拔苦海之任,平愛河之浪,息孽海之波,設地藏於幽冥,薦拔孤魂,傳心燈於人世,度脫死生。東土自漢唐而下,守法開悟者代不乏人,云胡末劫,宗風有如斯之頹敗也。雖三家均然,而吾門尤甚。幸陰消陽長,衰極盛來,三會龍華,無極要度靈根。然燈應世,開先後之密蘊,於是船有主舵,不至陷溺之虞。
無奈潮音太沸,道魔並闡,非明眼者不能辨其正路,起信修持。收圓期至,無極憂殘零之久困他鄉,終朝抑鬱。我三教共議,演一部普度收圓,指明正路,辨明道魔,令人望大道而行,不致疑於歧路,各生信心而修功行,大齊歸根。〔大聖人皆慮靈根着魔而徘徊於歧路,以此書引之而登正軌。〕
今妙行專為演書,奉青蓮之命而遊到此,吾佛特召集爾群弟子,共聽演說,仙凡均有裨益,並望爾等各隨力量以助收圓,方不負我佛門慈悲之意,〔鼓勵其門下弟子,以助濟度靈根,聖德如此。〕異日功成果就,亦當加等級。」〔三教歸天後,亦以度人立功加升果位,功大者位高,理固然也。〕
如來說畢,階下有願降魔護道者,有願默中闡道者,有願於借道斂財旁門惑眾而施其報應者,有願於誠心學道力量不及而玉成其事者,等等不一,各隨道場中之弊竇而撥正之。
如來曰:「口說無憑,各立誓願。」於是各上願章而後去也。〔三教聖人皆令弟子入世度人,不但佛門為然。〕
如來向妙行言曰:「此次普度,當以吾此四句偈,斷疑生信,不誤潮音,打開拴鎖,一跳歸根,並以前『一切有為法』之四句,共八句為主,則當有以成其正覺也。」講畢,令擺宴賞之,大士同千歲、妙行受了佛恩後,拜辭如來。
如來道:「我佛亦去收圓場商議事項,昨晚就要去,因在家待你們來,今事畢,同去可也。」於是如來率眾出殿,大士同千歲、妙行隨之,到靈鷲山前,如來去收圓場,大士同千歲、妙行還壇。
大士道:「我們直過東轉流沙河,過西藏,轉東南,走唐三藏取經回國之那一條路回壇,則快甚也。」乃撥轉雲頭,飛行如駛,頃刻之間到了壇中,喚醒妙行令其安養,大士同列聖權且回宮,明宵又來引遊南斗、北斗二星宮。
次晚,青蓮照上准備,列聖到齊,大士令降龍伏虎鎮壇守身,自己同千歲、妙行去遊,乘上蓮雲,大士曰:「今宵先遊北辰,而後由中天南渡,直抵南辰也。」言畢,直向西北而行,蓮花一展,將身蒙蔽,只聽得風響如雷。
妙行坐慣蓮雲,身又為花瓣包羅得穩,怕是不怕,但風聲太大,深為詫異,又不便問。一小刻,耳邊風聲不響,則已到了一箇新鮮別境。大士令下蓮花,散步而行,則見大照壁上寫『元皇境界』四箇大字,穿過三架牌坊而到宮門,有武士執門。
大士上前交涉道:「請武士進去代稟,大士同四千歲引遊生來晉謁萬星教主,無極元皇中天紫微北極大帝。」那武士進去報了。妙行一看其宮殿十分華麗,門上有一匾,上寫『權衡宿度』四箇大字,兩邊有聯曰,『司三才造化,統萬象星辰。』
正在流覽,只聽見宮中出來叫道,請大士、千歲同遊生進宮,於是進了九重宮殿,到正殿台階之下。妙行舉首一觀,見大殿上匾曰『紫微上宮』,聯曰『察徵休於宿度,握氣數之盈虛。』方看得此聯,而殿上星皇已軒冕龍袍,粉底皁靴下階迎接,妙行俯伏拜見,星皇扶起,一同上殿依次而坐,紫微大帝令擺玉液瓊漿,一齊受用畢。
妙行欲道明來歷,大士曰:「不必,三教共議,紫微大帝已曾在場,況其為星中之皇,居其所而眾星拱之,凡吉凶禍福之事,造化之機,皆自大帝主之也。」妙行道:「弟子實有不知,冒瀆多言,伏望恕罪。」
大帝曰:「何罪之有,昔聖人入太廟,每事問,此為小心知禮,凡我後生,當學聖人也。」
大士曰:「時辰不待,請將所當發泄之玄機講演一番,以俾靈根後學開悟,而得由大道。」
大帝曰:「甚好。」乃令其部下眾宿諸辰,一切列班靜聽,大帝登大光明座而宣講曰:「凡我星宿,原萬象之精華,天地之靈氣,在天成象,在地成形,形於下,人及鳥獸、蟲魚、草木、山川皆地也。形於上,萬象星辰皆天也,故在天曰『萬象』,在地曰『萬彙』。茫茫世界生有萬彙,而國王、大臣以及州縣統制之,君子化成之也。浩浩其天,具有萬象,而以三垣、五斗、五星、二十八宿、二六宮辰統制之。紫微座主掌之,世界各國聽國君之指揮,萬象星辰隨星皇以變動,是星宿本相。天以應人,主世界之吉凶,司人間之禍福,普及君庶,無物不察,故聖帝、明王、君子、賢人當道,則星宿亦明朗,居其軌道。奸邪小人當道,則星宿之宮垣出而多暗,此世之天文家亦能考察之也。茲且以禍福吉凶而論,有天神、地祇、功曹、遊神。過往天地皆有司過之神,〔故曰為人不可自欺心,舉頭三尺有神靈。〕每逢朔朢,彙奏於吾,照其功過而定吉凶,小者注以禍福,大者注以生死,生死之後,更定以升沈,皆由此處注冊。吾帝時憫人之過,宥人之愆,奈世人造惡無忌,積昝無禪,不得不彰善而癉惡。世人不自悲,而吾帝為之悲,世人不自痛,而吾帝為之痛也。〔禍不尋人,而人偏尋禍,大帝慈悲宥罪,而人偏造罪,奈何!奈何!〕現下收圓在邇, 瑤池曾下懿旨, 玉皇亦有敕令,凡心存聖教,回首宗風者,特為訶護消災以成其道,離經畔道,謗聖毀賢,其心已死,當然處罰者,方令其沈滯。此數年間,同善社以及各善壇,大開宣化,普度世人,回頭者固不少,但潮音太湧,居心不恆者多,故紅黑二籍,或勾或注,忙不住停。現下紀錄真官,吾已奏准加一倍用。」
話說紫微大帝正講演到熱鬧之處,有仙童迎著幾位善人,幢幡寶蓋到階下候旨升送,大帝傳旨,「今宵有事,且送在賞翠樓安養,待事畢再為派送。」一小刻,又有天丁力士、飛天神王,拏著頭破血流、手跛足攣的罪犯數人,來候旨發落。〔一善一惡,好似安排而來,來的有致。〕大帝仍傳旨,「今宵有事,權且鎖押在外而天牢,待吾事畢發落。」
大帝回顧妙行道:「你看我此事,紛紜不紛紜,大士、千歲則早知之,師弟則今宵始見,今宵列位遊到此地,吾將各門下召集,本欲談談素來之苦衷,發揮星辰之妙用,既有此事務來擾,不能如願。此數十年來,亦幸各仙真聖人分科辦理,吾事始疏了幾層,又有蕩魔并三王爺、四千歲列昆玉,練有百萬天兵,收魔以護道,今 天皇御極之後,又將伏魔之任,寄託與岳少保,現在逐日與魔軍大戰也,適下所送入善人者,即同善社與各善壇之善友,生前也有善功,但其誓願不明,來此勾案後,去收圓場享安樂待選也。〔為善之好處如此。〕那解來罪犯者,即岳聖部下所掌之魔軍,因其來歷不明,令吾詳察也,〔北斗主黑籍,故須到此詳察。〕故且拘之。」
大士道:「請大帝領遊璇璣宮參觀玄妙,而後我們告辭也。」大帝道:「在此一直閑談,幾乎忘了要事。」即令仙童取來鑰匙,開了後門,請大士列位進去觀看。大士將七寶鑑取出與妙行一看,見有天地日月江河海七元宮殿,中供七箇絕大亮餅,外有帝席上珍兩宮,但看得隱糊。那七餅中有天樞那一餅,隨氣候建方而轉,那萬象星辰即從之而行,如元帥率眾一般。
妙行道:「為何只遊北辰,而萬象星辰俱見其真象?」
大士道:「不聞眾星拱北辰之論乎。」千歲又道:「天柱高而北辰遠,北辰為萬象之尊,位且高遠,故萬象皆可見也。」妙行開言道:「妙極!妙極!但只見月輪,不見日者何也?」
大士道:「日月分路而行,此際日繞須彌為其背也。」(@生:須彌在太陽與地球互繞的中心點。)妙行拏起寶鑑向須彌山照來,果見一輪繞山而行,但是色白不紅,疑問大士。
大士道:「你這所照者,用著寶鑑之陰一面,你反轉來用陽那面照,即見真象也。」妙行反轉照去,果見晃目一輪紅日,遂讚道:「妙玄!妙玄!」看畢,紫微大帝仍鎖了璇璣宮門,同眾出來到正殿上安坐。大士、千歲同妙行告辭,星皇送出三道牌坊,直至望方亭方回。大士拈出蓮花,三人乘上騰入空中。
大士道:「今宵時候尚早,我們先在靈空觀看情局,然後方去南辰面謁南極福祿壽星,錫慶無量天尊,可也。」於是飛上靈空,住在雲端,取出寶鑑往下觀看,見無涯無際的一箇大街在三山四海之內,一箇夾槽之中,其中萬物俱有,人類紛紛不計其數,有的奪利爭名、逞文弄武,有的賞花玩景,慾欲貪情,種種不一。
大士道:「師弟,將東北西南二角一看。」妙行擡頭一看,見兩處孽風大吹,如羊角颶窩一般霾天捲地而來,將三山四海之水幾乎揚溢出來,淹到大街。妙行為之一嚇道:「若此水一沖來,這些性命如何得活?」
大士道:「你看那孽風中隱有何物,並四面八方一一看他一周。」妙行依言將寶鑑向八方一照,見那孽風中有無數魔王、惡鬼在那裡作怪搧風,興波作浪,有無數神兵與之大戰,巡海夜叉嚴查海岸,恐水溢出淹傷性命。
見此街中直流過東,有條大河,大士道:「此即逝水也。」〔玄妙!玄妙!〕左邊有白石山,右邊岸上積無數困木。大士道:「非困木白石山也,乃是屍填岸,骨堆山也,〔怕人不怕人!〕你看正東、正南兩方有甚麼?」
妙行啟眼一看,見東極處有一岸,曰易東岸,正南極處有一岸,曰道南岸,名目俱標於岸上,有一箇靈崖,上寫兩行大字,乃是『愛慾河沈埋了無數佳人才子,孽海浪飄蕩去幾多豪傑英雄。』
妙行見了此聯方才悟解,待要再看其他方面,大士道:『別幾面,異日遊西天時方能看得實在,〔奇妙不可思議。〕我們且去南辰,不可多延而誤要事,乃撥動雲機向南直行,一小刻到了南辰境界照壁之下,大士同眾按下雲頭步行前去,穿過三道牌坊見大宮殿一所,十分華麗。
有一仙童出來一望即轉進去,須臾有棗面紅鬚者出來,向大士、千歲施一禮,二聖忙還禮,那紅鬚者道:「早有聖旨下來,說菩薩同千歲引遊生妙行來宮,吾等候多時,乃令仙童出來觀望,則列位已駕臨,請進宮去。」三人乃隨之而入,連進六層乃到正殿,上有一匾曰『錫慶宮』,左右聯曰『望爾民改過遷善,有吾帝錫慶延齡。』其餘匾聯甚多,但隨南辰星君而行不及看也,直到正殿上分賓主而坐,星君令仙童捧上仙茗,再去南園中取仙桃、仙果以餉上賓,未幾宴已擺好,又用了宴。
星君令取來鑰匙開了門,引眾到長生宮,宮內奇花異草不知其名,白鶴鳴於庭間,麋鹿臥於階下,金魚游於池中,真有白鳥鶴鶴,麀鹿濯濯,於牣魚躍之概,顧而樂之。
大士道:「休賞美景,且行要務。」乃取出寶鑑一照,見有六所宮殿,俱有題額,乃是魑、 〔鬼+旨〕、 〔鬼+火〕、 〔鬼+王〕、 〔鬼+尊〕、 〔鬼+勝〕六曜宮,其情況與北斗大同小異,但北斗乃七宮十寓,〔七星同輔、弼、星皇共十也。〕此南斗只有六宮七寓,〔六星同壽星共七。〕再看其外,又有兩宮,一宮如清烟冒出,一宮如急湍洒來,妙行不知以問帝君。
帝君曰:「此薰風、夏雨二宮也,藉之以滋養萬物,南北二斗為天地之心腎交,北斗定死,南斗注生,不唯注定人之生死,而且注定萬物之生死,〔二斗關係如此。〕生死實由乎數,然而修短則隨造化之轉移也,有過惡者,其數修而可短,有功善者,其數短而可修,北斗定死,吾星注生,遊神分科紀錄,時常彙奏此兩處,此兩處注定其禍福夭壽,〔兩星宮主陽律、天律,,地府主陰律也。〕二斗星君每月小會合一次,每年大會合一次,生死兩籍參伍對證,〔精細如此。〕當死者黑籍上名,傳入地府,照為勾魂發落,〔或成神,或受罰。〕當生者紅籍掛號而令其生,或有功善者,黑籍除名,地府抽丁,異日南宮列仙矣。」
說畢,同眾出宮,仍鎖了宮門同到大殿安憩,大士、千歲、妙行告辭,星君乃令仙童取鹿儀壽米賜予妙行,帶回壇中與青蓮分用,妙行拜謝,同大士、千歲出宮,星君送出宮門,一路將甚麼宮、甚麼宮指與妙行,這些即是列仙宮也。〔新仙多有入南宮修練者。〕一直送到鶴鳴皋方還。大士拈出蓮花,三人乘上回到壇中,分付明宵有機密鈔錄而後再遊,未知是何機密,且聽下回分解。
【評】
入杏壇蒙撫琴,是先師以知音見許也,何等生色。覽靈巖獲覩玄密,自是一盤妙境天開。
世尊以宗風旨義,訓弟子以度靈根,以八句偈餞行,以醒原人,讀其文如睹慈悲,而讀者尤當悟徹。
在靈空照徹愛河、孽海之真相,原非好局,讀者當知險知懼,而求解脫之方矣。
合參二斗,知造化之轉移,糾察之嚴密,凡人之禍福、窮通、夭壽、升降之理,莫不由為人善惡之效果,人可不慎行於功過者乎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