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回  辦收圓三教會議  頒懿旨諸葛臨凡

 ◎三教聖人題詞 〔調寄浪淘沙〕

 滾滾是紅塵,逐妄違真,離經叛道鬼迷心,至寶甘為魔奪去,墮入凶津。

 赫赫眾神靈,奔走無停,苦心苦口喚原人,三會龍華今大啟,普度歸根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〔本書大旨如是。〕

 ◎諸葛武侯題詞 〔調寄憶漢月〕

 八陣江心石裂,五丈原頭星滅,鞠躬盡瘁又何裨,夢斷漢家陵闕。

 神遊瑤島上偏,望見母顏愁絕,願招遊子慰慈闈,藉補地虧天缺。

                 〔武侯心事,昭然揭出。〕

  話說:時當午會,世逢末劫,神仙紛紛度世,勞碌奔忙,聖賢愁腸九轉,幾經會議,所謂仙忙、神忙、鬼忙、天愁、地愁、人愁即斯時也。何謂神忙、仙忙、鬼忙?神仙忙,為悲憫原人,忙於濟度也;鬼忙,為乘隙以祟也。〔為後文大戰魔軍伏筆。〕

何謂天愁、地愁、人愁?天愁世局汙濁,乖戾之氣上沖,天為之愁,而氣候不正,劫難流行矣;地愁戰士傷亡、河潰、地震、五穀不登也;人愁,愁於劫難也。當此末劫,三災、八難、九劫、十纏並行於世,實屬難堪,上天不忍,況且三會在邇,而原人上岸者稀少,又值道魔並闡之秋,聰明穎慧者,自然昭昭黑白;愚頑固陋者,難分邪正,於是反為魔所引導,不惟無益而又害之,是故枉勞神仙,終鮮於濟。

  三教聖人會合於諸聖宮中,召集群仙而開大會,籌量善法,促進收圓之事。然今末劫,人多巧詐而奸,非大慈悲、大法力者不能為力,爰共決議,將淨土彌陀古佛請出,改諸聖宮名萬聖行宮,為聚集萬聖之所,籌畫收圓之事。

  古佛曰:「上古重在立世,故先聖仰天察地,類物情以開始,而盛行乎道。中古有世之後,當以綱常治道為重,而盛行乎儒。下古有世法之後,當以超生了死解脫為重,而盛行乎釋,此天運使然之數,一定之理也。茲欲望收圓之效,必須三教聯合互用,談道之理,講懦之道,行佛之法,三者缺一不可。失道無以明理,失懦無以治世,失佛無以超生。三教若三寶,有密切之關係,不可相歧而支離也。」三教聖人合掌稱善。

  古佛又道:「入世、出世,其理甚細,入世人生也,出世歸空也。人之生也,誰不欲享富貴榮華也,富貴榮華在命,命在修積。人之死也,誰不欲成聖賢仙佛也,聖賢仙佛在心,心在定誠。故道欲成仙必純心,懦欲成聖必存心,釋欲成佛必定心,修命而享福報者易,定心而成其道者難也。何所難?蓋邪魔擾之也。慧根深遠,行無喪德者,不能為其所戕害,而其道終成也。根基淺薄,冤孽深重者,十中而九跌撲。今收圓普度在此一舉,務先三教聯為一氣,然後奏知 無極,請頒懿旨,三教主持道統,天皇主持護道,列聖闡微,各分其職。將此道場之良機,並聖賢仙佛、天丁神將,降魔闡道,普度歸根,秘密天機,演成一部奇書,頒行下界以醒群迷,令原人知上天普度之苦心,而感悟回頭。並防微杜漸,斥妖魔之以迷信破道,煽惑人心者,雙方進行,一舉兩得,如是則三會龍華方有收圓之希望矣,不然徒勞無益。」古佛說畢,大眾頂禮佛足,繞佛三匝,皆大歡喜,信受奉行,如言去奏上 無極請命。

  時有天樞上相諸葛武侯帝君在側,聞言感觸,上前白佛言曰:「想當年鞠躬盡瘁,竟遺恨於三分,而今幸遇奇緣,願服勞於普度,以償當日之願,望古佛鑒之。」

  古佛大喜,眾皆歡悅,就公舉他為三教聯合普度收圓會之參議長,兼代表之職,列入表文上奏。於是三教聖人、天皇、武侯、五聖帝君及列聖仙真、將此情形成表,上奏 瑤階。

  無極天尊覽畢,慈顏大悅,就如其所奏。大宴列聖群仙畢,即下一道懿旨,照准辦理,並令武侯帝君頒旨,下臨滇西儒善大壇,責任青蓮、妙行二子設壇出神,降演奇書,以成天願。正是「三教猶聯合一家,收圓普度上蓮槎。大齊速看奇書出,世界休仍作散沙。」不知是何奇書?如何辦理?且聽下回分解。

  【評】

  自有生以來,兩間之人類,眾矣、廣矣,總之有二耳,曰君子、小人。天下之事理,多矣、繁矣,亦總之有二耳,曰邪與正也。行正道而為君子,不為邪僻小人所迷者,聖人也,造到聖神之極者,三教也。此回首言三教之理,應運而生,因時闡教,覺世醒迷,指人道岸,濟度眾生,開門見山,敘事清朗,層次井然。

  聖而至三教地位,亦行到普度之大事,則聯合眾力,且再思而後行,又請教於 上聖,經 懿旨批准,派可用之人臨凡宣布,責任辦理。嚴例如此,審慎之極,世之孟浪專權者當有愧心,而知所取法矣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ping 的頭像
    aping

    aping的部落格

    ap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