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六日
我們應跟隨服侍、尊敬那一種人?有德行同時
性情善良的人。為甚麼應跟隨他呢?跟隨了
他,即使彼此的意見不同,但有關於我們結交
善友、擁有可敬的朋友的聲譽就此傳開。
七月七日
當時,在舍衛城與祇園交界處,幾個孩童正在
折磨魚兒。世尊看見了,上前說道:「孩子
們,你們都怕疼痛嗎?討厭疼痛嗎?」
「怕的!長者。」
世尊於是說出了這首偈:
你若懼怕、厭惡疼痛,
莫在明裏、暗裏行惡。
你若在行惡、計劃去行惡,
逃跑與躲避,離不開疼痛。
七月八日
摩訶叩迪達(Maha Kotthita)問舍利弗尊者:
「有幾件事能啟發正見?」
「有兩件事能啟發正見:他人的言語和密切的
注意力。」
「有幾件事能促進正見,以獲得心念的解脫、
心念解脫的益處、通過智慧而得的解脫以及通
過智慧而得的解脫的益處?」
「若以以下五件事來促進正見—德行、學問、
討論、平靜和見識,便能獲得心念的解脫、心
念解脫的益處,通過智慧而得的解脫及通過智
慧而得解脫的益處。」
七月九日
疾病有兩種。那兩種?即肉體的病與心理的
病。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在一年、二年、五年、
十年、甚至一百年裡都不曾患病的眾生;但
是,除了那些已斷除煩惱的人之外,很難找一
個即使只脫離心病片刻的人。
七月十日
慈心的特質是促進他人的幸福。它的作用是追
求幸福。它所顯露出來的是煩惱的解除。激發
它的原因是看見眾生的可愛處。能把惡念去除
是它的成功;引發了自私的愛欲則是它的失
敗。
悲心的特質是促使他人解除痛苦。它的作用是
不忍心他人痛苦。它所顯露出來的是仁慈與憐
憫。激發它的原因是看見眾生受苦時的無助樣
子。克制了殘忍是它的成功;引起傷感則是它
的失敗。
喜心的特質是能為他人的成功感到快樂。它的
作用是去除妒忌心。它所顯露出來的是厭惡心
的解除。激發它的原因是看到了眾生的成功。
克制了厭惡是它的成功,引起作樂笑鬧是它的
失敗。
捨心的特質是促使自己對眾生一視同仁。它的
作用是能看見眾生的平等素質。它所顯露出來
的是平息了喜好感與厭惡感。激發它的原因是
看到眾生的業,了解眾生是他們所造的業的繼
承者;是他們自己選擇要不要快樂、要不要脫
離痛苦及要不要從他們所取得的成功中墮落下
來。摒除厭惡感與喜好感是它的成功;在生活
中引發了對無知的毫不在乎是它的失敗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