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十六日

 

聽聞佛法有五種好處。那五種?即聽聞以前未

曾聽聞的、澄清以前所聽聞的、消除疑問、糾

正見解、使心念平靜。

 

七月十七日

 

如來或如來的弟子住在世間是為了廣大眾生的

利益、是出於對世間的悲憫、是為了天神與人

的利益、福利和快樂。

 

何謂如來?如來出世在世間,是一位無上士

(世間最尊貴者),是正遍知(正確遍知一切

事物)、明行足(德行與善行都圓滿俱足)、

善逝(雖入涅槃卻以不捨棄眾生)、世間解

(了解世間一切事理)、調御丈夫(能善巧調

御眾生的根性,化導他們)、天人師(教化天

神與人之導師)、應供(德行圓滿,受人天供

養)、世尊(世人所共同尊重者)。

 

何謂如來的弟子?他是教導佛法的人。這佛法

不論是在開始、中間或結尾部份;不論在文句

上或字義上都很美妙。如來的弟子清楚地解釋

那完整與純正的聖潔生活。

 

這就是如來與如來的弟子。他們住在世間為了

廣大眾生的利益、是出於對世間的悲憫、是為

天神與人的利益、福利和快樂。

 

七月十八日

 

應該如此思想慈心的高尚特質:『只為自己的

利益著想,不顧他人利益的人,今世得不到成

就,來世得不到快樂。願意幫助所有眾生,但

不慈愛自己的人又怎麼能證得涅槃呢?如果你

願意統領大眾證得非凡的涅槃,就應先祝福眾

生獲得世俗的福利。你應該想:「單只是空想

是不能提供眾生福利與快樂的,讓我努力去實

踐。」你應該想:「我現在支持他們,促進他

們的福利,過後他們就會是與我分享佛法的同

伴。」你又應該想:「沒有這些眾生,我無法

累積、達成正覺的必要因素,因為他們正是修

持與成就佛性的原因。這些眾生是我積德、種

無上善根的無比福田。所以,他們是至高的崇

敬對象。」你應如此激發那增進眾生福利的強

烈心願。為甚麼應把慈心推廣到所有眾生呢?

因為這是悲心的基礎。當一個人以無量心來為

眾生謀求福利與快樂,要為眾生解除痛苦的心

願會因此變得堅強穩固。悲心是成佛的必要因

素,是成佛的基礎、根源與首領。』

 

七月十九日

 

有一次,在眉沙卡拉園(Bhesakala Grove)

的鹿野苑內的鱷魚山上,世尊在峇吉士

(Bhagqis)族人之中居住。訥庫拉筆達

(Nakulapita)病得很重。他的妻子訥庫拉瑪達

(Nakulamata)對他說:「我求你不要死得憂鬱

不安,因為世尊說過憂鬱而死的人後果不好。

你可能想著:「啊!我死後,妻子無能力扶養

子女或無能力維持家庭。但是,千萬不要這樣

想,因為我精於紡織棉線、梳理羊毛。你死

後,我能扶養子女,維持這個家。」

 

『或你可能想:「我死後,妻子會改嫁。」但

是,你千萬不要這樣想,因為你我都知道,在

這十六年裡,我們都過著在家居士的聖潔生

活。』

 

『或你可能想:「我死後,妻子不再渴望會見

世尊或眾僧。」但是,千萬不要這樣想,因為

我去會見他們的欲望會比以往更強。』

 

『或你可能想:「我死後,妻子不會堅守德

行。」但是,千萬不要這樣想,因為只要世尊

有收穿白衣、守德行的在家女弟子,我將會是

其中一位。誰若有疑問,可去問世尊。』

 

『或你可能想:「我死後,妻子不能定下

心。」但是,千萬不要這樣想,因為只要世尊

所收的穿白衣的在家女弟子能達到這個境界,

我將會是其中一位。誰若有疑問,可去問世

尊。』

 

『或你可能想:「妻子不能建立對佛法與戒律

的堅固基礎與立足點。她不能得到安樂、釋疑

斷惑、建立信心、自力及照導師的話修習。」

但是,千萬不要這樣想,因為只要世尊所收的

穿白衣的在家女弟子能建立對佛法與戒律的堅

固基礎與立足點,並能得到安樂、釋疑斷惑、

建立信心、自力及照導師的話修行,我將會是

其中一個。誰若有疑問,可去問世尊。』

 

在妻子的這般安慰之下,訥庫拉筆達的病情逐

漸好轉,並且終於復原了。他起了身,拿著拐

杖,去拜見佛陀。他把這經過告知世尊。世尊

說:『這是你的受益。你有訥庫拉瑪達輔導與

教導;她對你滿懷慈悲,關心你的幸福。你從

中受益不淺。』

 

七月廿日

 

我學到兩樣東西:對自己所達成的善境不要自

滿,未達成的不要放棄。我不放棄,繼續努

力,並想:「只要能爭取到以人力所能達到

的,就算我的皮、骨、腱都萎縮,血肉都乾

癟,我也在所不惜。」通過努力精進,我證得

正覺與不受束縛的至上自由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p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