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月廿六日

 

健康是最佳之利益,

知足是最豐之財富,

信任是最好之朋友,

涅槃是最高之快樂。

 

九月廿七日

 

當世尊來到婆羅門琅瑪卡(Rammaka)的隱居所門

外時,正有一大群比丘坐在一起討論佛法。世

尊便在門外等候,直至討論完畢後,才輕咳一

聲,敲了敲門栓。眾比丘開了門,讓世尊進入

並坐在指定坐位上。世尊問道:「你們剛才在

討論甚麼?」

 

「我們正在說您呢!世尊。」

 

「你們是出身自良好家庭的青年人,能出家修

行,聚集在一起時能討論佛法或修習神聖的寂

靜,這是很好的。」

 

九月廿八日

 

答覆問題有四種方法。那四種?有些問題需要

肯定性的答覆、有的則需要以反問來答覆,有

的需要置之一旁不答、又有的需要分析性的答

覆。

 

九月廿九日

 

在甚麼情況之下,這句話:『沙門喬達摩是個

毀滅主義者,教導的是毀滅的教義』是對的?

我教導的是貪、瞋、痴的毀滅。我宣說的是毀

滅所有惡行的境界。如果從這幾方面來說,

『沙門喬達摩是個毀滅主義者,教導的是毀滅

的教義』這句話才是對的。

 

九月三十日

 

婆羅門優那峇(Unnabha)問阿難尊者:『到沙門

喬達摩門下修行的目的何在?』

 

『是為了斷除欲望。』

 

『有能斷除欲望的途徑或修習方法嗎?』

 

『是有這麼一個途徑即要通過非凡的欲望、

精力、思維、思考、定力與精進。』

 

『若真是如此,阿難尊者,這不成了無盡止的

差事嗎?因為以一個欲望來斷除另一個欲望是

不可能的事。』

 

『那我問你一個問題,任由你回答。你來這公

園之前,可曾有要來的欲望、精力、思維、思

考呢?到達之後,這些欲望、精力、思維、思

考是否隨即消失呢?』

 

『是的。』

 

『同樣的,一個斷除了煩惱的人,在他證得覺

悟的那一刻,想證得覺悟的那股欲望、精力、

思維與思考等都立即消失。』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p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