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月

 

十月一日

 

假設有一個無知的小男嬰正在躺著。在奶媽不

注意時,他把一枝樹枝或一塊石頭放入口中。

 

媽看了會即刻設法把它拿掉。如果她在一時

之間辦不到,便用左手壓住嬰兒的頭部,用右

手手指去挖取出來;即使會導致流血,她都會

如此做。為甚麼呢?因為這些物體對嬰兒是有

害無益的;而奶媽如此做是基於對嬰兒的仁

慈、疼愛與悲憫。可是,當那小男嬰長大了,

比較有智慧了,奶媽就不需要看顧他了,想

著:『這男孩可以照顧自己了,不會再做傻事

了。』

 

同樣的,人由於缺乏信心、責任感、羞恥心、

精力與智慧,以致不去修習善行,那就需要我

的督促。但是當人能修習善行時,我就不需要

再督促他,想著:『他現在可以照顧自己了,

不會再做傻事了。』

 

十月二日

 

在和諧而沒有紛爭的群居生活中,如果有人犯

了過失,你不應急於加以譴責,應先審查他,

在指正他時,你應想:『我將不氣惱,他也就

不會氣惱。這樣他由於不憤怒生氣,能快速看

清真相及容易被說服。那麼我就有能力使他去

惡行善。』如果你是這麼想,就適合開口指

正。

 

如果你想:『我雖不氣惱,但他卻會。這樣他

由於憤怒生氣,瞭解力便弱;但是容易被說

服。我就有能力使他去惡行善。他的氣惱只不

過是件小事,我能使他行善才是大事。』如果

你是這麼想,就適合開口指正。

 

如果你想:『我會氣惱,他卻不會。這樣他由

於不會憤怒生氣,瞭解力便強,但是難被說

服。不過,我還是有能力使他去惡行善。我的

氣惱只不過是件小事,能使他去惡行善才是大

事。』如果你是這麼想,就適合開口指正。

 

如果你想:『我會氣惱,他也因而氣惱。這樣

他由於憤怒生氣,瞭解力便弱,也難被說服;

但是,我還是有能力使他去惡行善。我的氣惱

是件小事,能使他去惡行善才是大事。』如果

你是這麼想,就適合開口指正。

 

如果你想:『我會氣惱,他也會。這樣他由於

憤怒生氣,瞭解力便弱,也難被說服,而我又

沒有能力使他去惡行善。』在這種情況下,你

應以捨心對待他。

 

十月三日

 

世上有四樣東西閃耀著光芒,

再也找不到第五樣。

白天的太陽、夜裡的月亮、

為日裡夜裡、此處彼處帶來光明的火。

但在所有能閃耀光芒之物中,

佛陀是最光亮的。

 

十月四日

 

我們不應跟隨何種人?凡是德行、定力與智慧

比自己低下者,除非是出於對他的關懷與悲

憫,否則都不應跟隨、服侍與恭敬他。

 

我們應跟隨何種人呢?凡是德行、定力與智慧

跟自己相等的人,都應跟隨、服侍與恭敬他,

並想著:『我們的德行、定力與智慧都已達至

一定水平,我們的交談必定以它們為中心,這

將又帶給我們利益與安樂。』

 

我們應跟隨、服侍、恭敬、崇拜何種人?凡是

德行、定力與智慧比自己高超者,我們都應跟

隨、恭敬與崇拜他,並想著:『我將以他為榜

樣來完成我所欠缺及尚未完成的德行、定力與

智慧。』

 

十月五日

 

如果一個比丘在彈指之間便能想起、發展及關

注慈愛之心念,他便稱得上是位真正的比丘。

他的禪定並不白費。他能依照導師的指示修

持,又能接受忠告,是值得國人施食供養的比

丘。對於一個善於發展這慈愛心念的人,我還

有甚麼話可說呢?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p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