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回  諸仙佛屢次度靈根  眾邪魔幾番擾大道

 靈佑帝君題詞 〔調寄滾淘沙〕

 大道布人間,發妙闡玄,壺中離坎配先天,三寶煉成憑一氣,反本還原。

 仙佛下天台,總為皇胎,邪魔莫遣入心懷,齊向道場揮慧劍,度上瑤階。

 濟顛禪師題詞 〔調寄謝池春〕

 評點奇書,來自南屏幽島,見書中群魑擾擾,風狂波譎,竟迷人心竅,怕靈芝救生無效。

 騰今照古,幸有天開三教,又慈航神通不小,蓮雲飛處,攬諸天玄妙,勝淮南枕中鴻寶。

            〔此書關係之大,古來道書無與為比。〕

  話說:八部龍天中,有阿修羅王,乃諸邪之祖,眾魔之宗,手下有四千邪魔,八萬妖軍,〔分散四面八方。〕三十六員辯士,七十二員戰將。此魔王有千里眼、順風耳,善乘機隙,能察人欲,如風揚波,隨機作崇。此其特長,故其時欲與天爭權,擾害正道,開一世界,為其稱尊。〔此宗旨即其作魔主意。〕

  當上古三才開闢之後,天生聖人,作君作師,伊即攜寶下界,擾亂江山,造反破道,以開眾魔之伊始。軒轅黃帝作弓矢、指南針以破之,竟誅之於涿鹿野中,即蚩尤是也。〔蚩尤即阿修羅王轉生,歷代造反作亂者即其黨羽。〕

  原夫有正必有邪,有忠必有奸,道無魔而不闡,魔無道而不興,以其無邪,不能見其正,無奸不能顯其忠,以魔煉道之真性,以道破魔之凶惡,其中有道理玄妙在焉。〔此數語,道魔邪正之密切關係,學道者注意!注意!〕

  且說阿修羅王自為軒轅銷滅之後,陰魂凝聚,怨氣飄飄,迨及虞舜帝應世,嗣堯大統,伊即應化為象傲以謀害之,因被舜大德之化,稍稍有感,總之魔根孽種,一到天魔界,其心術又還原處也。〔偷雞貍難改原性。〕

  洎商末,阿修羅王對其手下曰:「吾已數次應世,開魔界之伊始,創闢魔界的一條大路,此後你們易於進行為力也。趁此商運之衰,你們奸佞二將下凡壞其朝綱,以行我道。」二將得令下凡,亂得商朝失統,破國亡家。〔二將即費仲、尤渾是也。〕

  西周聖德汪洋,群魔閉門潛迹,自周公既薨之後,魔又陸續發見,迨至周末則盛行。天降水精子化生而為孔子,集群聖之大統,立萬世帝王之師,繼往聖開來學,祖述堯舜,憲章文武,弟子集三千〔威儀三千〕,儒成六六〔象三十六宮〕,賢育九八〔象七十二候〕,而啟尼山之大化。〔邪魔如草木,物過盛而當翦,聖道如日月,光久晦而必明。〕

  阿修羅王着急,與其手下商議曰:「當今水精設教闕里,聖道大行,我們須再思籌畫,一齊下世,大肆滋擾,以破其道,不然天下盡被孔子之化,則我魔界無立錐也。」說畢,眾魔抵掌稱善,就立刻紛紛下世,迷人靈性。或化而為黎彌,餽女樂以阻孔子,或化而為陽貨,欲以貨取孔子,或化而為奸人佞士,亂臣賊子,或化而為逆子蠆婦、惡女毒夫,弒其君父,破國亡家,大肆猖狂,魔道洋溢乎中國,到成了箇爭權奪利世局,孔子亦畏懼,乃作春秋以明君臣之大義,周遊列國,以行聖道而挽狂瀾,道不行,退而刪定六經,以垂教萬世。〔群魔著急,拼命肆行滋擾,故以孔子之聖而難行道於當世者,以其魔風太熾故也。〕

  阿修羅王又親自化生為盜蹠,日殺不辜,造惡而無忌憚,悠揚自得,竟以壽終,以啟世之庸夫、愚婦、頑固者之心思,曰:「欲處世,非昧良不能立足。」〔邪魔計策,舉止無所不至,只圖自私自利,每每妨害賢良,日殺不辜,以昧天良,無忌憚為得意者,此也。〕

  於是魔勢澎漲,以起戰國,雖有孟子承孔子之志,談道德,說仁義,以闢權利,亦於潮流難乎為力,竟釀成無父、無君爭權奪利之局。三代聖道大行,禮讓為國,雖有湯武之起,亦係弔民伐罪,以誅獨夫,非弒君之比也。從此以下,則爭奪為國,以力征經營天下也。

  再說,阿修羅將天下釀成爭奪戰國,直至後漢時則大喜,對其手下大眾魔軍道:「全虧你們幫手得力,已有八九分把握了,我們大事,在此一舉則成功矣。」眾皆聽令,於是阿修羅將其魔軍內外布置,將自己化作張角,奸佞二將化作張梁張保,大起魔軍為黃巾賊,來取漢室江山,呼風喚雨,人山人海,自以為成功必矣。洋洋得意以進兵,不料又遇關聖人抱春秋綱常之大義,弟兄忠勇,一鼓掃蕩黃巾,有詩為證。

  群醜紛紛大亂成,欲將漢鼎一朝傾,桃園兄弟英雄氣,掃蕩魔軍百萬兵。

  關聖天皇一場大戰,掃蕩黃巾,杜絕阿修羅之成功,故上界封之為三界伏魔大帝,此場為其第一功也。

  阿修羅事出不料,洋洋得意變成箇鬱鬱不樂,笑笑嘻嘻變成箇悲悲哭哭,乃垂頭喪氣,咬牙切齒,對眾魔道:「我們此次欲求成功,不料變生意外,事已至此,一不做二不休,你們與我如此如此。」

  計議已定,集合其魔來附體曹操軍兵。〔曹操刺董卓時,何等義氣,一旦變為大奸、大惡者,因魔附體故也,總之根柢不正,不然安能附得來。〕不意仍蹈前轍,盡作赤壁之鬼。

  阿修羅放聲大哭道:「誓與聖道不並立也!」於是沈吟半响,後將其魔軍分作三部,一部化為秉鈞之貪官汙吏,亂臣賊子擾亂政體朝綱,上汙君,下刻民。一部化作匪賊,與國家反對擾亂。一部乃分散入人心竅,迷人胸膺,令人離經叛道,妄作妄為,照此三路進兵。

  卻說阿修羅三路進兵之後,朱紫不分,賢佞混淆,上天憂之,每遣聖賢仙佛作之津梁,提醒濟度。

  且說漢明帝時,西天如來世尊一日講經說法畢,使開慧眼一觀,見一朵紅雲撲面而來,世尊曰:「善哉!善哉!世局有如斯者焉。」因緣雖發現,但時間尚未到,先以金人託夢於漢明帝令其求佛,後至梁朝,世尊對二十八祖菩提達摩言曰:「如今時間已到, 老母欲度轉靈根,汝去東土一行,闡揚大道,以紹崐崙尼山之統,傳法指迷,度轉靈根,不負 老母望兒之心,不枉我佛慈悲之願。」

  達摩奉法旨東來闡道,遂有一花五葉之傳,更代掌盤,歸空之祖師代數,於今已有十五,上已載列, 老母撒下靈根,原有九十六億,兩次龍華度回四億,還有九二殘零尚困紅塵, 老母終日倚閭而望,故設此龍華三會,大開普度,以度此九二殘零也,不知如何度法,且聽下回分解。

  【評】

  敘明邪魔之源流凶惡,襯出列聖之濟度慈悲,以上列敘淵源,如鷹舒鷙羽,高翱太空,到此回一攫而下,歸到正意。

  兩次龍華,只度回四億靈根,還有九二殘零,極其難度,總因魔風太熾,原人不分邪正,讀過此回,當高著眼孔、豎起鬚眉,而闢魔崇正矣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ping 的頭像
    aping

    aping的部落格

    ap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