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回  阿修羅五路分兵  觀世音三揮柳劍

 觀音大士題詞 〔調寄浪淘沙〕

 魔眾等萍漚,遍地漂浮,妨賢害道逞奸謀,百萬天兵能蕩寇,間赦蚩尤。

 詐巧欲尋仇,五路興矛,安知柳劍勝吳鉤,揮罷忽開三面綱,且泛慈舟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〔大士終是慈悲。〕

 彌陀古佛題詞 〔調寄東坡引〕

 大歡無不足,惟有西方佛,人沈苦海鬼沈獄,死生堪痛哭,死生堪痛哭。

 昏昏瞶瞶,勞勞碌碌,覺來不為夢魔逐,登天常得邀天福,天書君快讀,天書君快讀。

    〔降演奇書,本古佛主意,故望人讀而醒悟,其心尤切。〕

  話說:阿修羅三路進兵之後,邪魔惡逆滔滔滾滾,遍滿寰區,如唐之瓦岡,宋之金人,及趙高、張邦昌、羅禹傑、張俊、李自成、張獻忠等類俱是阿修羅之部屬人也。且歷朝之貪官汙吏,謀反叛臣,造惡無忌,黷武殃民,離經畔道,男不忠良,女不柔順,無禮無義者皆其所遣。鬧得世局昏昏迷霾,濁浪泥波茫無涯際,靈根皆為陷溺,列聖為之痛切傷心。幸有三教為天地之三寶,五聖為天地之五炁,關岳二聖為天地之肝膽,三教經典為天地之心,韋陀降魔護法,保持秩序,不然,天地亦為其所侵吞也。

  此數項將大局穩住堅固,而後列聖仙真、雷部天將,逐日與其攻擊,將其三路魔軍打退,靈根已有些上岸。阿修羅敗兵紛紛歸來請罪,阿修羅一一扶起道:「勝負乃兵家之常,何罪之有,急速召齊魔軍,吾有別處。」〔此妖魔亦頗有駕馭之才。〕說畢,奸佞二將,一小時就將魔軍召齊。

  阿修羅分為五隊,第一隊曰死志軍,令爭名將軍統之,主中軍為元帥。第二隊曰心血軍,令奪利將軍領之,行前路為先鋒。第三隊曰暢欲軍,令銀花小姐領之,行左路為左翼。第四隊曰暢飲軍,令餔啜將軍領之,行右路為右翼。第五隊曰燄火軍,令暴氣將軍領之,以斷後。阿修羅將此五路魔軍編制已畢,授以兵符密計,各領部屬前進去了。

  且說觀音菩薩由萬仙會商議濟度靈根,事畢歸來南海,正行到中途,一股黑氣沖天,菩薩往下一看,見此五魔出發,喫了一驚暗,想道,這廝真箇有些計劃膽略,我列聖費了幾許心機,方纔度得些靈根上岸,亦祇回頭,尚未歸家,若令這些魔軍出世還了得。轉身萬仙會上去請萬仙幫助又趕不及了,且會已散,自己又是淨戒之人,不肯傷生害命。

  菩薩乃口中唸唸有詞,用手將楊枝一擺,立刻就變為慧劍一口,往下一指,前一揮、後一揮,令善財往前阻住,龍女往後阻住,而後大喝一聲,「往那裡去!」

  群魔被三揮一叱,坐不住妖雲,紛紛墜地,各欲逃生,則前有善財,後有龍女,用菩薩法寶阻住,上有菩薩端坐蓮花親自阻止,群魔跑又跑不脫,走又走不動,嚇得面如土色,一齊跪下叩求道:「望佛爺慈悲饒命!」

  菩薩想道,莫說我是慈悲淨戒之人,即傷亦傷不了許多魔命,現下雖度了些靈根上岸,若不令其受些魔考以煅煉其身心,異日恐非妥當,不如令他們發箇誓願,放他們去,且全我慈悲之願,待他們去後,又為設法善後。〔菩薩豈無收魔之術,總是大慈仁者,計畫自是不同。〕不然一時三刻過後,法寶收散,被他們逃去了,愈為不濟。

  乃向群魔高聲言道:「你們亦奉阿修羅王之命,非出己意,吾佛慈悲不傷你們性命,但爾等去,不可擾害靈根,須向我發一誓願,然後放你們去,不然不消半刻,就令你們化為泥沙。」群魔道:「願發誓!願發誓!但我們如何知道伊誰是靈根?」

  菩薩道:「默默持誦六字十三字真言者便是。」群魔就一齊跪下發願道:「我們擾害著默持六字十三字真言者,願掃歸地府,永不超生。」發願畢,菩薩就收了法寶,令善財龍女讓開,群魔就抱頭鼠竄,不要命的跑了。

  菩薩放了五魔,回到南海紫竹林中,為靈根垂淚,一夜不安,次日就來到凌英殿集合諸聖,會議收魔善策,不知如何商議,且聽下回分解。

  【評】

  阿修羅乘敗重整軍威,以出列聖不意,真是有膽有略,智足知兵,而偏又遇法力無邊之觀音大士,大士知其命不該絕,而以妙計定之,令其發誓,於靈根則有救心,於群魔則有慈心,所謂威德兼全,非大士不能有此機變才略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ping 的頭像
    aping

    aping的部落格

    ap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