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月六日

 

通過將心念專注在呼氣與吸氣的念息法修習禪

定,能帶來極大的果報與益處。如何使心念專

注在呼氣與吸氣上呢?它如何帶來極大的果報

與益處呢?

 

修行者應到樹林中、樹根上或空曠之地,盤膝

而坐,挺直背脊,開始觀息,把心念專注在呼

氣與吸氣上。深深吸入時,應念住:「我吸入

長氣。」深深呼出時,應念住:「我呼出長

氣。」輕輕吸入時,應念住:「我吸入短

氣。」輕輕呼出時,應念住:「我呼出短

氣。」

 

再者,修行者吸氣時應念住:「我吸氣並感受

一切身上的活動。」呼氣時應念住:「我呼氣

並感受一切身上的活動。」又,吸氣時應念

住:「我吸氣並鎮靜一切身上的活動。」呼氣

時應念住:「我呼氣並鎮靜一切身上的活

動。」

 

二月七日

 

一句話如果具有以下五種特質便是善言、非惡

語、沒有過失、不為智者所指責之語;在適當

的時候說出、句句屬實、說時語氣溫柔和善、

說的是那目標、懷著慈愛心說出。

 

二月八日

 

孝敬父母的家庭被視為有如婆羅門、先賢、遠

古的神祇一般,是真正值得供養的。

 

為何以「婆羅門」、「先賢」、「遠古的神

祇」、「值得供養」等措辭形容父母呢?因為

父母為兒女們付出極多帶他們來到這個世

間、扶養及栽培他們等。

 

二月九日

 

感官之樂來自五境。那五境?即眼睛所能辨別

出的形象,它有趣可愛、迷人、具惑力,與感

官之樂有關連。耳朵所能辨別出的聲音;鼻子

所能辨別出的氣味;舌頭所能辨別出的味道,

身體所能辨別出的觸覺,它們各個都有趣、可

愛、迷人、具誘惑力、與感官之樂有關連。它

們是感官之樂的五個源頭。所以,因五境而引

起的快樂稱為感官之樂。它是一種平凡之樂、

一般人之樂、不高貴之樂。它是不值得追求,

發展或重視的。我以為它是可怕的。

 

二月十日

 

人若想修習更高的心念,必須時刻注意五個步

驟。那五個?

 

人在進行某件事時,與貪、嗔、痴相關連的惡

念升起了,他應把心念轉移到純正之事物上,

如此,惡念就會消失,心念就會穩定,平靜、

集中和專注一境。這有如一個木匠、或他的學

徒能以小鑿刀敲鑿出一個大木栓一樣。

 

當心念專注於純正之事物上時,與貪、嗔、痴

相關連的惡念又再升起,他就應分析惡念的壞

處,想著:「確實的這些惡念是罪過的,是應

受譴責的,是會導致痛苦的。」如此,惡念就

會消失,心念就會穩定、平靜、集中與專注一

境。這有如衣著端莊的少男或少女,對纏掛在

他們頸項上的死蛇、死狗與死屍感到厭惡與羞

慚一樣。

 

在思考惡念所引發的壞處時,與貪、嗔、痴相

關連的惡念又再升起,他就應把它忘卻,不加

以留意。如此,惡念就會消失,心念就會穩

定、平靜、集中與專注一境。這有如一個視力

正常的人,不想看到某件事物而把視線轉移或

把眼睛閉上一樣。

 

在設法忘卻或不去留意惡念時,與貪、嗔、痴

相關連的惡念又再升起,他就應讓它們自行平

息。如此,惡念就會消失,心念就會穩定、平

靜、集中與專注一境。這有如一個人發覺自己

沒有理由奔跑時,就會放慢下來步行;發覺沒

有理由步行時,就會站立;發覺沒有理由站立

時,就會坐下;發覺沒有理由坐下時,就會躺

下,于是他從奮進狀態轉為平靜。

 

在讓惡念自行平息時,與貪、嗔、痴相關連的

惡念再度升起,他就應咬緊牙關、舌頭頂上

顎,以心念來束縛,壓抑、制止惡念。如此,

惡念就會消失,心念就會穩定、平靜、集中與

專注一境。這有如一名壯漢抓住一名瘦弱者的

頭部與肩膀,強行將他壓下去一樣。

 

能做到以上五個步驟的人是心念的主人,他只

想要想的心念,不想不要想的心念。他已不再

執著、已擺脫束縛,收斂傲氣和斷除煩惱。

二月六日

 

通過將心念專注在呼氣與吸氣的念息法修習禪

定,能帶來極大的果報與益處。如何使心念專

注在呼氣與吸氣上呢?它如何帶來極大的果報

與益處呢?

 

修行者應到樹林中、樹根上或空曠之地,盤膝

而坐,挺直背脊,開始觀息,把心念專注在呼

氣與吸氣上。深深吸入時,應念住:「我吸入

長氣。」深深呼出時,應念住:「我呼出長

氣。」輕輕吸入時,應念住:「我吸入短

氣。」輕輕呼出時,應念住:「我呼出短

氣。」

 

再者,修行者吸氣時應念住:「我吸氣並感受

一切身上的活動。」呼氣時應念住:「我呼氣

並感受一切身上的活動。」又,吸氣時應念

住:「我吸氣並鎮靜一切身上的活動。」呼氣

時應念住:「我呼氣並鎮靜一切身上的活

動。」

 

二月七日

 

一句話如果具有以下五種特質便是善言、非惡

語、沒有過失、不為智者所指責之語;在適當

的時候說出、句句屬實、說時語氣溫柔和善、

說的是那目標、懷著慈愛心說出。

 

二月八日

 

孝敬父母的家庭被視為有如婆羅門、先賢、遠

古的神祇一般,是真正值得供養的。

 

為何以「婆羅門」、「先賢」、「遠古的神

祇」、「值得供養」等措辭形容父母呢?因為

父母為兒女們付出極多帶他們來到這個世

間、扶養及栽培他們等。

 

二月九日

 

感官之樂來自五境。那五境?即眼睛所能辨別

出的形象,它有趣可愛、迷人、具惑力,與感

官之樂有關連。耳朵所能辨別出的聲音;鼻子

所能辨別出的氣味;舌頭所能辨別出的味道,

身體所能辨別出的觸覺,它們各個都有趣、可

愛、迷人、具誘惑力、與感官之樂有關連。它

們是感官之樂的五個源頭。所以,因五境而引

起的快樂稱為感官之樂。它是一種平凡之樂、

一般人之樂、不高貴之樂。它是不值得追求,

發展或重視的。我以為它是可怕的。

 

二月十日

 

人若想修習更高的心念,必須時刻注意五個步

驟。那五個?

 

人在進行某件事時,與貪、嗔、痴相關連的惡

念升起了,他應把心念轉移到純正之事物上,

如此,惡念就會消失,心念就會穩定,平靜、

集中和專注一境。這有如一個木匠、或他的學

徒能以小鑿刀敲鑿出一個大木栓一樣。

 

當心念專注於純正之事物上時,與貪、嗔、痴

相關連的惡念又再升起,他就應分析惡念的壞

處,想著:「確實的這些惡念是罪過的,是應

受譴責的,是會導致痛苦的。」如此,惡念就

會消失,心念就會穩定、平靜、集中與專注一

境。這有如衣著端莊的少男或少女,對纏掛在

他們頸項上的死蛇、死狗與死屍感到厭惡與羞

慚一樣。

 

在思考惡念所引發的壞處時,與貪、嗔、痴相

關連的惡念又再升起,他就應把它忘卻,不加

以留意。如此,惡念就會消失,心念就會穩

定、平靜、集中與專注一境。這有如一個視力

正常的人,不想看到某件事物而把視線轉移或

把眼睛閉上一樣。

 

在設法忘卻或不去留意惡念時,與貪、嗔、痴

相關連的惡念又再升起,他就應讓它們自行平

息。如此,惡念就會消失,心念就會穩定、平

靜、集中與專注一境。這有如一個人發覺自己

沒有理由奔跑時,就會放慢下來步行;發覺沒

有理由步行時,就會站立;發覺沒有理由站立

時,就會坐下;發覺沒有理由坐下時,就會躺

下,于是他從奮進狀態轉為平靜。

 

在讓惡念自行平息時,與貪、嗔、痴相關連的

惡念再度升起,他就應咬緊牙關、舌頭頂上

顎,以心念來束縛,壓抑、制止惡念。如此,

惡念就會消失,心念就會穩定、平靜、集中與

專注一境。這有如一名壯漢抓住一名瘦弱者的

頭部與肩膀,強行將他壓下去一樣。

 

能做到以上五個步驟的人是心念的主人,他只

想要想的心念,不想不要想的心念。他已不再

執著、已擺脫束縛,收斂傲氣和斷除煩惱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p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