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月廿六日

 

舍利弗尊者說有五種方法可以滅除升起了的嗔

念。那五種呢?

 

『就以一個言語潔淨,行為卻不潔淨的人為例

子吧!假設有個穿著以破布製成的袈裟的僧

人,看見路上有塊破布,便用左腳踩壓著,用

右腳攤開,觀看它有利用價值,然後繼續上

路。同樣的,對一個言語潔淨,行為卻不潔淨

的人,我們不必理會他的行為;相反的,應注

重他潔淨的地方。』

 

『對於一個言語不潔淨,行為卻潔淨的人,我

們又如何滅除嗔念呢?假設有一個被熾熱的天

氣折磨得疲倦厭煩、喉乾口渴的人來到一個長

滿青苔、水藻的池塘。他投身入池,撥開苔

藻、再用雙手掬水來喝,全身備覺爽快,然後

繼續上路。同樣的,對一個言語不潔淨,行為

卻潔淨的人,我們不必理會他的言語;相反

的,應注重他潔淨的地方。』

 

『對於一個言語、行為不潔淨,心念卻不時達

致清澈平靜的人又如何呢?假設有一個被熾熱

的天氣折磨得疲倦厭煩、喉乾口渴的人,看見

一個積滿水的牛蹄印坑,他於是想:「這是牛

蹄印坑,如果我用雙手或找個杯來掬水,必定

會把泥漿給攪拌上來,變得不適予飲用了。若

我扒在地上,像牛一樣低頭飲水又如何呢?」

想著他便如此做了。同樣的,對於一個言語、

行為不潔淨,心念卻不時能達至清澈平靜的

人,我們不必理會他的行為、言語,應注重他

清澈、平靜的心念。』

 

『對於一個言語、行為不潔淨、心念又不能達

至清澈平靜的人又如何呢?假設有一個身患重

病,痛苦難挨的人,獨自徒行在前後都沒有村

落的大道上,既找不到合適的糧食與藥物,也

找不到人來照顧或指引到另一個村落去。若有

人看見他,一定會起憐憫之心,想著:「這可

憐的人,若得不到他人的幫助,一定會死

去。」同樣的,對於一個言行不潔淨,心念又

不能達至清澈平靜的人,我們應發慈悲心,同

情他,想著:「這可憐的人應放棄惡行、培育

善行,否則死後一定不能輪迴到善道。」

 

『對於一個言行潔淨,心念又清澈平靜的人,

我們又如何滅除嗔念呢?假設有一個被熾熱的

天氣折磨得疲倦厭煩、喉乾口渴的人,來到一

個清涼澄澈的池塘。池邊萬木爭榮、林蔭蔽

天,是個歇腳的好地方。於是他跳入水中沐浴

暢飲一番,再躺在樹蔭下歇息。同樣的,對於

這麼一個人,我們應想著他在言行上的潔淨與

心念上的清澈平靜。』

 

四月廿七日

 

如果你的敵人,

在他的勢力領域中傷害你;

你又何必心中懊惱,

在自己領域中傷害自己。

含著滿眶熱淚,

你離開噓寒問暖、鼎力相助的家人。

你何不離開敵人?

何不撇下帶來莫大傷害的憤怒?

把你圍困的憤怒,

腐蝕了你努力培育的一切德行之根,

誰會如此愚蠢呢?

何以他造了惡業,

你為之憤怒?

難道你願意模仿他的惡行?

如果有人激怒、煽動你,

要你去造惡;

你何必氣憤,

何必如他所願。

如果你生氣,

他或許會受害、或許不,

但你覺得氣憤,

你必定自己受害。

如果敵人氣昏了頭,

自甘走上痛苦之道,

難道你願意步他後塵?

當敵人激你生氣以傷害你,

讓這般怒意自行消失,

別無謂的傷害自己。

 

四月廿八日

 

錫達(Citta)居士對眾比丘說:『假設有一根繩

子或一把牛軛將一頭黑公牛與一頭白公牛綁在

一起,那麼應該說黑牛是白牛的枷鎖呢?還是

白牛是黑牛的枷鎖呢?』

 

『不!都不是,居士,黑牛、白牛都被繩子或

牛軛所束縛。』

 

『比丘們,與此同樣的,眼根不是物件的枷

鎖,那物件也不是眼睛的枷鎖;因為它們二者

而產生的欲望與執著才是枷鎖。耳根與聲音,

鼻根與氣味、舌根與味道、心與念頭等都不是

枷鎖。因為它們的相互配合而激起的欲望與執

著才是真正的枷鎖。』

 

『善哉!居士,你說得好。你具備了與佛陀精

湛的教誨相一致的慧眼!』

 

四月廿九日

 

金米拉(Kimbila)問世尊:『如來證入涅槃後,

甚麼因素能使佛法持久?』

 

『當如來證入涅槃後,如果男女僧眾、居士能

夠敬重與注意佛、法、僧,能夠敬重與注意修

行、禪定、熱誠、善好,那麼佛法就會持

久。』

 

四月卅日

 

當我告訴一些愚人『放棄它』時,他們卻說:

『這不過是微不足道的小事,這沙門太強調小

節了。』他們非但沒有放棄,還對我與其他要

修行的人感到不滿。這形成了他們的堅韌、結

實又牢固的枷鎖,不易被摧毀,有如一塊大木

頭難被磨損一般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p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