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月廿六日

 

從流水中學習這道理,

在山中之裂縫與裂口,

小溪之水喧噪地涌流,

大河之水則靜默地流。

空虛之物才發出聲響,

盈滿之物常寂靜無聲;

愚者有如半滿之水壺,

智者則像平靜之深淵。

 

十月廿七日

 

謙虛是指謙恭虛心、不擺架子的態度。擁有它

之人已將自尊與傲慢拋開,他有如一塊用以抹

腳之布、一隻鋸去了角之牛、一條拔掉毒牙之

蛇,他溫和、開朗、平易近人。

 

十月廿八日

 

一個人在修持禪定時,即使心中興起如此盼

望:『願我的心脫離污點,沒有牽掛。』他也

未必能從心所願。為甚麼呢?因為他還未發展

四念處、四正勤、四神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覺

支與八正道。這有如一批還未經過足夠孵化時

間的雞蛋一般,即使那隻母雞想望著:『噢!

願我的小雞都能以喙和爪破殼而出,安全地被

孵化出來。』事實卻並不是如此,為甚麼呢?

因為那些雞蛋還未受到足夠的孵化。

 

一個人正在發展四念處、四正勤、四神足、五

根、五力、七覺支與八正道,即使心中沒有如

此盼望,他的心也能得到解脫。又為甚麼呢?

因為他已發展了這些素質。這有如一批經過足

夠孵化時間的雞蛋一般,即使那隻母雞沒有想

望著『噢!願我的小雞都能孵化出來』,所有

雞蛋都會孵出小雞。又為甚麼呢?因為它們已

受到足夠的孵化。

 

十月廿九日

 

有五種合時的布施?那五種?即對剛到來者的

布施、對將離去者的布施、對患病者的布施、

在缺糧時的布施,在田園裡果樹初收時,對有

德者的布施。

 

十月三十日

 

的確,好人都能知恩圖報。

 

十月卅一日

 

有痛苦之處,

必有對快樂之欲求;

同樣的,有形成之處,

必有對無形成之欲求。

有熾熱之處,

必有清涼;

同樣的,有三火之處,

必有涅槃。

有罪惡之處,

必有善好;

同樣的,在有生之處,

即可推斷無生之存在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p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