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月廿一日
所謂的「思維」、「心」或「意識」,在日夜
裡不斷地升起又消失,就像抓著樹枝,在樹木
叢林中搖盪的猴子一樣,放鬆了這隻手中的樹
枝又即刻去抓另一根樹枝。所謂的「思維」、
「心」或「意識」,就是這樣在日夜裡不斷地
升起又消失。
三月廿二日
流浪漢堅布楷達卡(Jambukhadaka)來問舍利弗
尊者說:「他們都在談論著涅槃,舍利弗,到
底甚麼是涅槃?」
「斷除貪、瞋、痴就是涅槃。」
「是否有途徑可以通向涅槃?」
「是有這麼一個途徑,這麼一個方法的。」
「那是甚麼?」
「朋友,那是八正道,即正見、正思維、正
語、正業、正命、正精進、正念、與正定。這
是一條吉祥的通道,是個證悟涅槃的吉祥方
法,也是認真修行的好理由。」
三月廿三日
在此世間,
人應謹慎地修習德行;
因為德行修習好,
成功便在握了。
謹慎修習者應堅守德行,
追求三種快樂:
他人的稱讚、財富的獲得、死後升天堂。
有德者能夠自律,
故,結交了許多朋友;
無德者為非做歹,
故,朋友都疏遠他。
無德者惡名昭彰,臭名遠揚,
有德者眾望所歸,聲譽卓著。
德行是一切善與美之基礎、前驅、根源,
故,人應淨化其德。
德行是控制、是自律,
德行帶給心喜悅,
德行是諸佛成佛的橋樑,
故,人應淨化其德。
德行是強大的力量,
德行是銳利的武器,
德行是至上的裝飾,
德行是神奇的盔甲。
德行是堅固的橋樑,
德行是絕頂的香料,
德行是最好的膏藥,
向四方散發著香味。
德行是首要的配備,
德行是旅途上的糧食,
德行是最佳的車輛,
能駛向任何方向。
三月廿四日
有三種人對眾生很有幫助。那三種?即引導眾
生皈依佛、法、僧的人;引導眾生了解四聖諦
的人;引導眾生斷除煩惱,在今生中得到澈底
解脫的人。沒有任何人比他們對眾生更有幫
助。
三月廿五日
麻加離尊者(Vakkali)住在陶器匠的草棚內,病
得很重、很辛苦,於是吩咐侍從說:「朋友,
到世尊那兒去,替我向他頂禮,告訴他我病
了,希望他能本著慈悲心前來探訪我。」
侍從到了世尊那裡,依照指示上前頂禮及邀請
他到草棚去。世尊默許了,披上僧袍,拿起乞
缽便出發。
當麻加離看到世尊逐漸走來,便掙扎起床來迎
接。世尊見了說:「不必了,麻加離,躺下
吧!這裡有座位,我就坐在這兒。」坐下後,
世尊對麻加離說:「我希望你能忍受得起,我
希望你能支撐得住。疼痛是加劇了,還是減退
了?」
「啊不,世尊,我忍受不起,也支撐不住。疼
痛不加劇,也不減退。」
「那你有任何疑問或悔恨嗎?」
「說實在的,世尊,我無疑問也無悔恨。」
「在德行上你可有必須自責之處?」
「沒有的,世尊。」
「那你必定有所擔心,有所遺憾吧?」
「若說這方面,長久以來我就渴望會見世尊您
了,但體力方面卻不允許。」
「噓!麻加離,你為何要見我這骯髒的肉身
呢?看見佛法就是看見我,看見我就是看見佛
法。真的,看見佛法就是看見我,看見我就是
看見佛法。」